意識流文學泛指注重描繪人物意識流動狀態的文學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識,更包括無意識、夢幻意識和語言前意識。
「意識流」原是西方心理學上的術語
人類的意識活動是一種連續不斷的流程,意識並不是片斷的銜接,而是流動的。
學術界一般認為意識流是象徵主義文學在小說領域的體現。但是由於其技巧獨特、成就很高,因此通常把意識流文學當成一個獨立的文學流派來處理。
意識流小說家主張讓人物主觀感受到的「真實」客觀地、自發地再現於紙面上,反對傳統小說出面介紹人物的身世籍貫、外界環境、間或挺身而出評頭論足的寫法,要求作者「退出小說」。
內心獨白:在假定沒有其他人傾聽的情況下,一個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無顧忌的直接表露出來,就是「內心獨白」。其特點是在獨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跡,純粹是小說中人物自己的真實意識流露。
內心分析:是指小說中的敘事人或人物很理智的對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進行分析追索,並且是在並無旁人傾聽的情況下進行的。它與「內心獨白」的區別在於它以理性為指引作出合乎邏輯的有條理的推理或說明,而非任意識自然流動。
相關書籍:
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喬伊斯《尤里西斯》、
吳爾芙《她的房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